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 Architecture Framework Overview

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 下一代網路,是在一個統一的網路平台上以統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體業務,整合現有的市內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的基礎上(統稱FMC, Fixed-Mobile Convergence ,固定與行動網路的融合),增加多媒體數據服務及其他增值型服務。其中話音的交換將採用軟交換技術,而平台的主要實現方式為IP技術。(來源:WiKi)

NGN 是如上述所描述的概念,而在此概念下有很多組織積極制定相關規格或協議,這些協議中有實作方式不同但功能一樣的,也有採用不同組織的協議再拿來擴充功能的,儘管概念是廣泛的但所有協議都朝向IP匯流及電信網路、電腦網路和有線電視網路三網整合的方向前進。

描述 NGN 概念的代表性場景之一


  • 視訊會議
  • 早上9點30分,小陳準時踏入客戶的大門,今天將進行一場重要的產品簡報,與會者包括客戶端的業務主管、位於印度的採購部門經理、位於美國矽谷總部的總經理和資訊部門經理,透過視訊會議,將產品訊息一次傳達,大幅降低差旅成本,過程中,客戶對付款條件提出疑問,小陳立即請財務部門的小周臨時加入會議,將合約範本透過電子白板呈現在所有與會人員面前。
  • 接著,客戶的資訊部門經理拋出一個艱深的技術問題,小陳也立即邀請小李參加會議,由於小李出差在外,而且手機還不具影像顯示功能,所以小李只好以語音加入會議。客戶對小陳進行的這一場跨國簡報相當滿意,而這一套視訊會議系統,也是基於SIP協定,並與IP-PBX系統整合,成為企業多媒體通訊的一部分。
  • 以上文字來源為iThome,作者/賈文康


Standardization bodies


世界各地參與NGN的標準化機構。

  • ITU-T(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
  • 是國際電信聯盟管理下的專門制定遠端通訊相關國際標準的組織
  • NGN-GSI(Next Generation Network Global Standards Initiative) 下一代網絡全球標準倡議
  • 建議書:E.123 - 國家和國際電話號碼規範、H.323 - 關於視頻電話及多媒體會議傳輸協議、....
  • 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
  • 負責網際網路標準的開發和推動
  • 130 餘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 分屬於八大領域中
  • SIP、IPv6、AAA、LDAP (v3) Revision、DNS Extensions、IP Security Protocol、....
  •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
  • 成立於1998年12月的標準化機構,目標是在ITU的IMT-2000計劃範圍內製訂和實現全球性的(第三代)行動電話系統規範
  • 成員包括
    3GPP Organizational Partners
    Organization Base region
    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es (ARIB) Japan
    Allianc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Solutions (ATIS) USA
    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 (CCSA) China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ETSI) Europe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ssociation (TTA) Korea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mittee (TTC) Japan
  • 2G-GSM、2.5G - GPRS、3G - WCDMA,TD-SCDMA、4G - LTE Advanced、....
  •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體子系統

Structure of a GSM network


在進入 IMS 主題之前,先稍微了解一下現行通訊架構,並清楚一些專有名詞所指為何。

  • 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 基地台子系統
  • GSM或者CDMA等無線通信網路的組成部分,負責與無線裝置收發無線信號。BSS負責語音信道的編碼、分配無線信道、尋呼和其他與無線網路相關的功能
  • Abis介面為BSS系統中的兩個功能實體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地台控制器)和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地台收發信台)之間的通信介面,用於BTS與BSC之間的遠端互連方式,該介面支持所有向用戶提供的服務,並支持對BTS無線設備的控制和無線頻率的分配
  •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分碼多重進接,CDMA最早用于軍用通訊,但時至今日,已廣泛應用到全球不同的民用通訊中。在CDMA行動通訊中,將話音訊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給每組數據話音封包增加一個地址,進行擾碼處理,並且將它發射到空中。CDMA最大的優點就是相同的頻寬下可以容納更多的呼叫,而且它還可以隨話音傳送數據資訊
  • NSS(Network and Switching Subsystem) (or GSM core network) 網路交換子系統
  • 負責無線裝置在基地台的切換和移動性管理,以利無線裝置彼此的通話或與PSTN(公眾交換電話網)的電話溝通。NSS傳統的GSM服務,用於如語音通話,短信和電路交換數據呼叫。擴充為GPRS核心網絡後開始 WAP、MMS、Internet等服務
  • 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提供服務的主節點為GSM/CDMA,負責語音通話和SMS以及其他服務(例如,電話會議,傳真和電路交換數據)的路由。MSC設定和釋放 end-to-end 的連接,負責通話過程中的付費賬戶監控
  •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用於確定用戶所在位置
  •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用於獲得關於SIM卡和 mobile services ISDN號碼(MSISDN,即,在電話號碼)的數據
  •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換電話網
  • 一種用於全球語音通信的電路交換網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網路,擁有用戶數量大約是8億
  • 公共交換電話網最早是1876年由貝爾發明的電話開始建立的。PSTN已經經歷了磁石交換、空分交換、程式控制交換、數位交換等等階段,目前幾乎全部是數位化的網路,依功能屬性分為端局、長途電話中心局、主中心局、及國際電話交換中心等
  • 公共交換電話網主要由交換系統和傳輸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其中,交換系統中的設備主要是電話交換機,傳輸系統主要由傳輸設備和線纜組成
  • 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共陸基移動網
  • 無線電發射台(發射塔)與基地台的行動電話設施的總稱,與其他公共陸基移動網路、提供電話通訊的交換網、傳送數據和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服務商實現互聯
  • PSTN 相似,但 PLMN 支援移動裝置
  • SS7(Signaling System Number 7) 七號信令系統
  • 一種被廣泛應用在公共交換電話網、蜂窩通訊網路等現代通訊網路的共路信令系統。SS7 是國際電信聯盟推薦首選的標準信令系統
  • 為了實現電信業務的互聯互通,不同通訊運營商之間,特別是不同國家的運營商之間都會採用 SS7 控制運營商之間業務交換的過程。許多的通訊運營商也在自己的通訊網路裡面使用 SS7 實現計費、漫遊或者其他電信業務
  • 從軟體層次區分, SS7 可以分成包含三個功能級消息傳遞部份(MTP)和作為第四個功能級的業務分系統
  • SS7 的設備主要可以分為三種:負責將交換機的查詢訊號轉換成七號信令的業務交換點(SSP)(Service switching point)、負責轉發信令的信令傳輸點(STP)(signal transfer point)、負責業務邏輯的業務控制點(SCP)(service control point)。有時候,包含用戶資訊的專用資料庫系統會被認為是第四種 SS7 的設備:業務數據點(SDP)
  •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封包無線服務 Core Network
  • 是GSM行動電話用戶可用的一種移動數據業務。 它經常被描述成「2.5G」,也就是說這項技術位於第二代(2G)和第三代(3G)移動通訊技術之間。它通過利用GSM網路中未使用的TDMA通道,提供中速的數據傳遞。最初有人想通過擴展GPRS來覆蓋其他標準,只是這些網路都正在轉而使用GSM標準,這樣GSM就成了GPRS唯一能夠使用的網路。GPRS在Release 97之後被集成進GSM標準,起先它是由ETSI標準化的,但是當前已經移交3GPP負責
  • GSN(GPRS support nodes) - 是一個網絡節點,使用GSM核心網絡的GPRS。所有GSN應該有一個的Gn介面支持GPRS通道協議
  • GGSN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 是GPRS網絡的主要組成部分。GGSN負責GPRS網絡與外部網路(如:Internet 、 X.25 networks)的互聯
  • 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 負責從地理服務區域內的移動台(mobile stations)發送數據封包。其任務包括數據封包的路由和傳輸,移動性管理(連接/分離和位置管理等),邏輯鏈路管理和身份驗證及計費功能。SGSN位置註冊器存儲的位置信息(例如,current cell,current VLR)和用戶配置文件(例如,IMSI,在數據封包網路使用定址)註冊的所有GPRS用戶


IMS Architecture Framework Overview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體子系統

是一個基於IP網提供話音及多媒體業務的網路體系架構。它最初是由無線標準化組織 3GPP設計的,作為其GSM之後的未來移動網路遠景目標的一部分。

IMS的最初的版本(3GPP R5)主要是給出了一種基於GPRS來實現IP多媒體業務的方法。在這個版本的基礎上,3GPP, 3GPP2 以及 TISPAN進行了進一步的更新,以支持GPRS之外的,諸如 WLAN, CDMA2000 和固定等其他接入網路。從目前來看,IMS是獨立於接入網技術的,雖然IMS與底層傳輸功能有著很多聯繫。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IMS實際上是IP網上的一個應用系統。關於IP網的相關技術標準主要由IETF制定,包括應用層(比如Email(POP3、SMTP)、文件傳輸(FTP)、網頁瀏覽(HTTP)等)的相關協議標準。IETF負責制定了實時應用(Real-time Applications)相關的協議標準,包括SIP、RTP等。IMS基本使用了IETF的相關協議標準(SIP、Diameter等),同時在其基礎上有著詳細的描述和增強,以便於提供一種完整的、健壯的多媒體系統。這些增強和操作性描述為運營商控制、分責任、計費和安全提供了支持。(來源:WiKi)

  • IMS架構應用場景之一 - 整合單一號碼


  • IMS架構簡化圖

  • Service / Application layer
  • 提供 IMS 使用者各式各樣的服務
  • 營運商可以透過標準IMS架構開發應用程式或服務
  • Signaling / Control layer
  • 處理使用者SIP請求的信令
  • 解析請求與繞送到正確的目的端
  • Media / Transport / Access layer
  • IPv4/IPv6網路
  • WiFi
  • PSTN/GPRS…etc
  • 控制層的核心是一個專用 SIP 伺服器,稱為 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所有的SIP 訊令/信令(signaling)都要通過這個必要的節點。CSCF 檢查每條 SIP 訊息,並確定 SIP 訊令是否有權到達其最終目的地,一個或多個應用伺服器上。CSCF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 互動,後者提供了一個使用者相關資訊的中央資料庫。當 CSCF 或 AS 需要媒體功能時,它將訊令發送給 MRF(Media Resource Function)MRF 提供集中式的媒體處理功能。 最後,透過媒體閘道器(Media Gateway ; MGW)及其控制節點(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 MGCF) 與 PSTN等異質網路相互連接
  • 接入網路層(Access Layer) 由 IP 路由器和傳統的 PSTN 交換機組成,它們分別提供從現代 IP 電話設備和傳統的電路交換設備到 IMS 網路的相互界接。相容於 IMS 的 IP 設備,結合了一個將語音和視訊呼叫直接接入 IMS 系統的 SIP User Agent (用戶代理)
  • 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 SIP服務器和代理共同實現通話控制功能,稱之為CSCF。它們在IMS系統中處理SIP信號數據封包
  • MRF(Media Resource Function) - 媒體資源功能組提供與媒體相關的功能,包括 媒體處理(如混音)、播放撥號音和語音提示
  • MGW(Media Gateway) - 媒體閘道器,PSTN網路和IP網路二種異質網路之間,要相互轉送一個呼叫就需要媒體閘道的支援,包括處理RTP媒體內容的編碼/解碼運算元,可以是單一功能的Codec,也有可能是數位訊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 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 媒體閘道控制功能,完成IMS網路與PSTN網路之間的呼叫控制協議轉換。主要是將SIP消息轉換成ISUP消息。並控制IM-MGW中媒體信道,管理PSTN網路的承載和與IMS網路的IP流間的連接
  • 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 - 歸屬用戶伺服器是一個核心的用戶數據庫。它為IMS網路中實際管理通話的實體提供支持。如存取用戶相關的信息(稱之為用戶配置),對用戶認證和授權以及 提供用戶位置IP位址等相關信息


  • 3GPP / TISPAN IMS Architectural Overview – HSS in IMS layer
  • SLF(Subscriber Location Function) - 用戶位置功能組,在同時使用多個HSS時,需要SLF映射用戶保存的位置。即當查詢某個用戶配置時,由SLF指出哪個HSS保存了這個用戶配置
  • BGCF(Breakout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 出口閘道控制功能,是一個SIP代理,它處理來自S-CSCF的路由請求。BGCF有基於電話號碼的路由功能,用來選擇與PSTN網路的介面點。當BGCF發現被叫網路位於一個PSTN網路時,BGCF就選擇一個媒體網關控制功能(MGCF),將會話路由到MGCF,MGCF負責與PSTN網路交互
  • SWG(Signalling Gateway) - 訊令閘道,透過底層的協議 SCTP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an IP protocol) 和 MTP (Message Transfer Part, an Signalling System 7 (SS7) protocol),讓訊令從 MGCF 傳送到 CS 網路
  • CS(Circuit Switching) - 電路交換,是相對於封包交換(或稱分組交換)的一個概念。電路交換要求必須先在通信雙方之間建立連接通道。在連接建立成功之後,雙方的通信活動才能開始。通信雙方需要傳遞的信息都是通過已經建立好的連接來進行傳遞的,而且這個連接也將一直被維持到雙方的通信結束。在通信活動的整個過程中,這個連接將始終佔用著連接建立開始時,通信系統分配給它的資源(通道、頻寬、時隙、碼字等等),這也體現了電路交換有別於封包交換的本質特徵
  • MRFC(Media Reource Function Controller) - 媒體資源功能控制器,信號層面的節點,它根據來自AS和S-CSCF的信息來操控MRFP
  • MRFP(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or) - 媒體資源功能處理器,媒體層面的節點,用來混合、產生或者處理媒體流。它也可以管理共享資源的訪問權限
  •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因 IPv4(32位元) 不敷使用而擴展,IPv6 具有長達128位元的位址空間,2的128次方,以70億人口計算,每人平均可分得約4.86 × 10的28次方(486117667*10的20次方)個IPv6位址


IMS Application layer

  • AAA(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 Protocol
  • Authentication 指用戶在使用網絡系統中的資源時對用戶身份的確認
  • Authorization 網絡系統授權用戶以特定的方式使用其資源,這一過程指定了被認證的用戶在接入網絡後能夠使用的業務和擁有的權限
  • Accounting 網絡系統收集、記錄用戶對網絡資源的使用,以便向用戶收取資源使用費用,或者用於審計等目的
  • 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用戶要訪問網絡資源,首先要進行用戶的入網認證,這樣用戶才能訪問網絡資源。鑒別的過程就是驗證用戶身份的合法性;鑒別完成後,才能對用戶訪問網絡資源進行授權,並對用戶訪問網絡資源進行計費管理
  • 鑒別過程由三個實體來完成的 - Client、Authenticator(認證器)、AAA Server
  • 新一代的 AAA Protocol —— Diameter
  • 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遠端用戶撥入驗證服務
  • 是一個AAA Protocol,通常用於網路存取、或流動IP服務,適用於局域網及漫遊服務
  • 但由於 RADIUS 協議本身創建於 AAA 模式之前,因此,RADIUS 協議中並沒有區分「驗證」和「授權」,而是合為「驗證」處理, 因此 RADIUS 客戶端在實際操作中無法知道被拒絕的原因是由於密碼錯誤還是因為沒有許可權
  • Base on Client/Server Protocol,RADIUS 協議中的客戶端是對用戶(人或者計算機)提供網路連接服務的器材,對伺服器提出驗證和計費要求。伺服器針對客戶端的通過進行驗證和計費給予應答。伺服器只有針對客戶端的請求進行應答,而無法反方向地對用戶進行服務停止等的請求
  • Diameter 為直徑,意為著Diameter協議是RADIUS協議的升級版本
  • Diameter Protocol
  • 符合 AAA Protocol ,支持IP的網絡實體並取代 RADIUS Protocol
  • 包括基本協議、NAS(網絡接入服務)協議、EAP(可擴展鑒別)協議、MIP(移動IP)協議、CMS(密碼消息語法)協議等
  • Base Protocol - 為移動IP(Mobile IP)、網絡接入服務(NAS)等應用提供最基本的服務,例如用戶會話、計費等,具有能力協商、差錯通知等功能。協議元素由眾多命令和AVP(屬性值對)構成,可以在客戶機、代理、服務器之間傳遞鑒別、授權和計費信息。但是不管客戶機、代理還是服務器,都可以主動發出會話請求,對方給予應答,所以也叫對等實體之間的協議。命令代碼、AVP值和種類都可以按應用需要和規則進行擴展
  • Network Access Service(NAS) Protocol - 由NAS客戶機處理用戶MN的接入請求(RegReq),將收到的客戶認證信息轉送給NAS服務器;服務器對客戶進行識別,將結果(Success/Fail)發給客戶機;客戶機通過RegReply將結果發回給MN,並根據結果對MN進行相應處理
  •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EAP) - 提供了一個支持各種鑒別方法的標準機制。EAP其實是一種框架,一種幀格式,可以容納各種鑒別信息。EAP所提供的多回合鑒別是PAP和CHAP所不具備的
  • Cryptographic Message Syntax(CMS) Protocol - 實現了協議數據的Peer-to-Peer(端到端)加密。由於Diameter網絡中存在不可信的Relay(中繼)和Proxy(代理),而IPSec和TLS又只能實現跳到跳的安全,所以IETF定義了Diameter CMS應用協議來保證數據安全
  • Mobile IP Protocol - 由於未來移動通信網絡正逐步向全IP網絡演進,這就不可避免碰到用戶移動到外部域的問題。 Diameter MIP應用協議允許用戶漫遊到外部域,並在經過鑒權後接受外部域Server(服務器)和Agent(代理)提供的服務。在未來移動通信中,這種情況將十分常見,因此MIP協議對於移動通信系統來說至關重要. 當用戶移動到外部域的時候,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消息交換才能安全地接入外部網絡,接受其提供的服務。MIP協議的實現環境中MN和HA都可以在家鄉域或在外地域,其中比較典型的一種情況是MN在外地域而HA在家鄉域
  • IM(Instant Messaging)即時通訊
  • 實時通訊系統,允許兩人或多人使用網路即時的傳遞文字訊息、檔案、語音與視訊交流
  • MSN、Skype、WhatsApp、Yahoo! Messenger、......
  • SIMPLE(SIP for Instant Messaging and Presence Leveraging Extensions),是一個基於sip協議的即時消息通信協議族
  • 與SIMPLE協議類似的協議還有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前稱Jabber),這是一個基於Jabber的即時消息協議框架。 google talk支持XMPP
  • Presence信息
  • 被叫用戶是否有意願加入對話?使用終端是否有能力加入對話?。Presence信息的角色如同MSN Messenger和AIM、等IM客戶端中已普遍實現的好友狀態功能
  • SIMPLE可以傳遞Presence信息


IMS Device layer

  •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P電話/寬頻電話/網路電話
  • 一種透過網際網路或其他使用IP技術的網路,來實現新型的電話通訊。過去IP電話主要應用在大型公司的內聯網內,技術人員可以復用同一個網路提供數據及語音服務,除了簡化管理,更可提高生產力
  • IP電話通過把語音信號經過数碼處理、壓縮編碼打包、透過網路傳輸、然後解壓、把数碼信號還原成聲音,讓通話對方聽到
  • 目前常用的協定如H.323、SIP、MEGACO和MGCP
  • H.323 Protocol
  • 是ITU-T提出的關於視頻電話及多媒體會議傳輸協議H.32x系列中的一部分
  • H.323 為現有的分組網路(如IP網路)提供多媒體通信標準,若和其它的IP技術如IETF的資源預留協議(RSVP)相結合,就可以實現IP網路的多媒體通信。它配合IP做為在IOS網路層的協議。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PBN在不同的網路之間進行多媒體通信互連互通的標準
  • H.323的擴展性在超大型應用中存在問題。例如H.323不能與SS7整合,或補充SS7必須提供的強大功能。建置H.323的成本也是一個問題
  • Megaco(Media Gateway Controller)/H.248 媒體閘道器控制器
  • Megaco 定義信號交換機制以允許控制閘道來支持PSTN與IP網路或IP與IP網路之間的話音和傳真電話傳輸
  • Megaco 是IETF和ITU-T共同努力的結果 ; Megaco 是IETF所給的名稱,ITU的名稱為 H.248
  • Megaco/H.248 是一種用於控制物理上分開的多媒體閘道器的協議單元的協議,從而可以從媒體轉化中分離呼叫控制。Megaco/H.248說明了用於轉換電路交換語音到基於封包的通信流量的媒體閘道器(MG)和用於規定這種流量的服務邏輯的媒介閘道器控制器之間的聯繫。Megaco/H.248通知媒體閘道器將來自於數據封包或單元數據網路之外的數據流連接到數據封包或單元數據流上,如實時傳輸協議(RTP)。從VoIP結構和閘道器控制的關係來看,Megaco/H.248與MGCP在本質上相當相似,但是Megaco/H.248支持更廣泛的網路,如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 非同步傳輸模式
  • MGCP(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媒體閘道器控制協議
  • 是由思科和Telcordia提議的VoIP協議,它定義了呼叫控制單元(呼叫代理或媒體閘道器)與電話閘道器之間的通信服務。MGCP屬於控制協議,允許中心控制台監測IP電話和閘道器事件,並通知它們發送內容至指定地址
  • 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分別在1999年8月提出MGCP(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協定與1999年3月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新架構,試圖簡化H.323的複雜性,且在語音傳遞功能提供較高的延展性
  • SIP
  •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會談啟始協議
  • 由IETF MMUSIC 工作組開發的協議,作為標準被提議用於建立,修改和終止包括視頻、語音、即時通信、線上遊戲和虛擬現實等多種多媒體元素在內的互動式用戶會話。2000年11月,SIP被正式批准成為3GPP信號協議之一,並成為IMS體繫結構的一個永久單元。SIP與H.323一樣,是用於VoIP最主要的信令協議之一
  • SIP是基於TCP/IP協定上層運作的協議,用於啟動、管理、終止IP網路中的語音和視訊甚至於文字會話,也就是說用來建立、修改和終止一個或多個參與者之間的對話
  • SIP通過類似E-mail形式的資源識別標誌(URI)來標名用戶地址,它通過諸如用戶電話號碼、帳號、主機名等元素來構成SIP URI,其格式為user@domain的表示方式
  • 1G2G3G4G - 簡介
  • 1G - 第一代行動通訊標準的簡稱,也就是類比式行動電話系統,自1980年代起開始使用,直至由2G數位通訊取代
  • 2G - 第二代(Second Generation)行動通訊技術規格的簡稱,相對於前一代直接以類比方式進行語音傳輸,2G行動通訊系統對語音係以數位化方式傳輸,除具有通話功能外,某些系統並引入了簡訊(SMS,Short message service)功能。在某些2G系統中也支持資料傳輸與傳真,但因為速度緩慢,只適合傳輸量低的電子郵件、軟體等資訊
  • 3G - 「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英語:3rd-Generation)的縮寫,也就是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2000),是指支援高速資料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服務能夠同時傳送聲音(通話)及資訊(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3G的代表特徵是提供高速資料業務,速率一般在幾百kbps以上。3G規格是由國際電信聯盟(ITU)所制定的IMT-2000規格的最終發展結果。原先制定的3G遠景,是能夠以此規格達到全球通訊系統的標準化。目前3G存在四種標準: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
  • 4G - 第四代行動電話行動通訊標準(英語:fourth generation of mobile phon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縮寫為4G),指的是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也是3G之後的延伸。這套無線通訊標準,從技術標準的角度看,按照ITU的定義,靜態傳輸速率達到1Gbps,用戶在高速移動狀態下可以達到100Mbps,就可以作為4G的技術之一。從營運商的角度看,除了與現有網路的可兼容性外,4G要有更高的數據吞吐量、更低時延、更低的建設和運行維護成本、更高的鑒權能力和安全能力、支持多種QoS等級


相關設定可參考:
漫談IP新世代電信服務(1)新世代電信網路標準—NGN/NGI/IPv6
Wikipedia
SIP 會談啟始協議操典(第2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