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Communication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Communication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Next Generation Intelligent Network - Interworking SS7 with VoIP Architecture

智慧網 (IN ,Intelligent Network) 的思想起源於美國。80年代初, AT&T 公司就採用集中資料庫方式提供800號(對方付費)業務和電話記帳卡業務,這是智慧網的雛形。後來,國際電聯 ITU-T 在1992年公佈了 Q.1200 系列建議,即智慧網能力集1 (CS1, Capability Set 1) ,正式命名了智能網一詞。80年代中期,Bellcore開發了第二代IN,稱為高級智慧網 (AIN) ,它把業務邏輯轉移到交換機外部獨立的 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上。此後, ITU-T 又完成了 IN CS-2、3 建議的制定,並於上世紀末啟動了 IN CS-4 的研究計畫。在針對移動通信網方面,ETSI於1997年推出了用於 GSM 移動智慧網的 CAMEL1 建議。TIA於1999年4月推出基於CDMA的無線智慧網協議WIN。

世界上其他許多研究機構,如IETF,TINA組織等,在智慧網技術的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進展。近年來,隨著軟交換技術的出現和網路融合的趨勢,架構在異質網路之上的下一代智慧網(Next Generation Intelligent Network)——面向公眾的、開放的通信業務支撐網路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 Architecture Framework Overview

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 下一代網路,是在一個統一的網路平台上以統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體業務,整合現有的市內固定電話、移動電話的基礎上(統稱FMC, Fixed-Mobile Convergence ,固定與行動網路的融合),增加多媒體數據服務及其他增值型服務。其中話音的交換將採用軟交換技術,而平台的主要實現方式為IP技術。(來源:WiKi)

NGN 是如上述所描述的概念,而在此概念下有很多組織積極制定相關規格或協議,這些協議中有實作方式不同但功能一樣的,也有採用不同組織的協議再拿來擴充功能的,儘管概念是廣泛的但所有協議都朝向IP匯流及電信網路、電腦網路和有線電視網路三網整合的方向前進。

描述 NGN 概念的代表性場景之一


  • 視訊會議
  • 早上9點30分,小陳準時踏入客戶的大門,今天將進行一場重要的產品簡報,與會者包括客戶端的業務主管、位於印度的採購部門經理、位於美國矽谷總部的總經理和資訊部門經理,透過視訊會議,將產品訊息一次傳達,大幅降低差旅成本,過程中,客戶對付款條件提出疑問,小陳立即請財務部門的小周臨時加入會議,將合約範本透過電子白板呈現在所有與會人員面前。
  • 接著,客戶的資訊部門經理拋出一個艱深的技術問題,小陳也立即邀請小李參加會議,由於小李出差在外,而且手機還不具影像顯示功能,所以小李只好以語音加入會議。客戶對小陳進行的這一場跨國簡報相當滿意,而這一套視訊會議系統,也是基於SIP協定,並與IP-PBX系統整合,成為企業多媒體通訊的一部分。
  • 以上文字來源為iThome,作者/賈文康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Circuit Switching V.S. Packet switching

因需要更清楚 CommunicationsInternet 網路的數據交換技術及傳輸線路,因此針對相關資料做了如下的整理。